心中心共修

莲花印禅坐及气机的培养1998年11月1日

刘老师 讲述
Christina Peng。 Mendy Chang 整理自录音记录

禅坐有很多种,有祖师禅,道家禅,及佛禅…等。现在我们所学的最直接,是藉着佛力加持,于座上双手持印及口念密咒,身、口、意,三密与佛力加持相应,直接进入以心地法门来修的佛禅。在座各位都有禅坐经验,还是要再提醒各位,上座前先要调整身与心,以“金刚持”持诵密咒(以观世音菩萨的心咒…六字大明咒,悉昙音或祖师所传的咒音都可),双手则持观世音菩萨的莲花印。密教里,持莲花印是得要经过灌顶后才可修的;佛经上‘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’说:速先诵大轮金刚陀罗尼神咒汝不持此法门者。一切诸咒纵令有验。犹有行伪盗法之罪。故“持印要先灌顶,以免有盗法之罪。”莲花印传到中土时由诺那祖师时广传,二祖王骧陆及金刚上师元音老人亦认为,这是在入门前,必需先修的法门,应该普传,所以准许大家可不经灌顶而修。这是祖师们的慈悲及包容,给我们的机缘。但依藏传佛教规定仍得先灌顶才可修,其仪轨也较详细、繁琐。

莲花印的持法是双手大拇指与大拇指相合,小指及小指相合,手腕与手腕也相合,手指微弯;散印时,持印双手要在头顶上念十五遍“六字大明咒”后才可放下。散印是要以手印的加持力从顶上灌洒全身,有灌顶的意义。“印”及“咒”都是佛菩萨的心光所化现之符号,是有沟通的作用;它是个密语,因众生五脏内腑的气脉都是相通的,以手上结印来帮助调和身体。因此不同的手印,调体内气机的方法也不同,尤其“心中心根本六印”,每个印的功能效用都不同,很殊胜。

莲花印也有很多殊胜功德,各位可参阅书本。各位在佛堂或在家独自修莲花印时,可不盖布巾,但若有小孩,来回走动就得盖布巾,因怕小孩乱学不好,这是对法的尊重。但持“心中心根本六印”就一定要盖布斤,因为那是“佛印”,不同的印有不同的功能。当你结“佛印”时,虚空中过往的天神护法及菩萨们,见了这个印都要顶礼,而我们现在只是在修学中的凡夫俗子,受不起这个礼,所以要盖布,让过往的天神菩萨们知道你还在学习,便不会向你顶礼,因此“印”绝对不可戏结。

若家中有佛堂,平时做早课者,三拜顶礼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”之后,动动筋骨后再上座。若没有佛堂,可于早起梳洗后,默念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”数次后再上座。平时一般都是“金刚伽趺座”,金刚上师元音老人曾说女众以单盘为妙,双盘亦可。单盘时,左脚在上称“如意座”;右脚在上名“金刚座”;双盘称“伽趺座”。

坐时膝盖一定要盖毛巾保暖,避免进风,否则容易有问题。左右转几圈脖子,把颈骨完全放松,坐时后背从脊椎到颈部要呈一直线,但勿绷太紧。坐姿很重要,尤其是颈部。微收下颚,不可垂头或仰头,否则气会上不来。如果没收下颚,耳朵又听到声音,就得调颈姿。那是因为颈太高或太低了,尤其是坐不倒单,一坐就会昏沉。很多人都有此问题,经常一坐就点头。那是因气机堵在颈部的关系,即使平常不打坐,只要坐着就会昏沉了。平时气机要足,坐时才容易入定。若要气机充足,平常就得练习将气吸到肚子里(就是道家说的“丹田”,佛家称为“气机”)而不是只到胸部,它位在肚脐下方三吋多处的〔关元穴〕。是在肚子表皮到内脏之间的空间,空间愈大气机愈足。与平时摄食量有关,吃的量多空间就少,因肠胃塞满时气机就会阻塞。因此初学打坐者,为了培养气机,坐前一个半小时切忌进食,也勿饭后马上上座,以免气机阻塞对胃不好。但若是长期打坐的老参,因气机转换的能力较强,饭后营养充足,气机马上就来,反倒易座。但初参者要控制一下吃饭与打坐的时间。

一般来说,早起空腹打坐最好,气机充足、不昏沉且意识心沉寂,妄念较少。但并非一定,仍得视个人的生活起居状况为主。并没有限定某个时段不能打坐。以医学而言,在子时及午时打坐最好,但如果觉得晚上身体累,打坐品质不好时,就不要晚上坐。毋须为了打坐而打乱了生活作息或干扰家人。在家修法以自在而不影响到家人为要,这是很重要的一点。上座前舒松筋骨后,就开始调呼吸。气要吸到腹部鼓起来,吐气时把浊气吐出来,大吸大吐三次后,再吸一口气然后憋气不吐,最后自会有余气慢慢出来。这个动作像是虹吸管的原理,它会接起身上百脉里接不上的气,使你气灌全身。一次可做三到七次。若气机接上,腹部会有蹦、蹦、蹦的感觉,若无法马上做到也不要急,只要持印(莲花印、及六印),也有佛菩萨的加持力会帮你开马达。身意调好后,要调心意。

我们用“金刚持”(唇微动不出声默念在心,然后用耳朵去听你自己未发出的声音),这是观世音菩萨的“耳根圆通法门”,用耳根来摄意根,我们以此法来摄我们的“妄识心”。下座前,把手搓热,按摩眼睛,再用拇指上下搓按鼻子两旁的“迎香穴”,后搓耳朵两旁(耳朵上有所有的穴道,它可检查出你的身体状况,所以平时多捏揉,以保持气血畅通),然后双手搓后腰,脖子后面及手臂。手臂是最难通气,但也是最容易接气的部位,佛菩萨的加持力最先就是从你手上接来的。所以有人一上座持印,手就胀满,那是佛力加持,但若你身上的气还未通,它就会堵在手上;若是通了,气很快就送到你身上,就不觉得胀了。平常也可练习每天转动脚踝至少三十六下。

打坐时培养气机是非常重要的,若没气机是很难坐下去的。气机充足才易入定,打座并非只求入定,它只是第一目标。若只求入定,即使是到了第四禅天还是得下来。我们是要从定中求开悟见性,启发般若智慧。因此在定中还是要有觉知性,尤其在短暂的无念后,要能很快地觉察到你是没念头的。在之前的刹那间还能有知觉性,知道自己是否有念头是很重要的。要能把握得住那无念的时刻,才是见性的重点。

现在得先练习让自己能够坐得下去,坐到法喜充满。因为禅坐中有“禅悦”,你会感到全身舒畅,愈坐愈欢喜,直到乐不可支的状况称之为“禅喜乐”,但不可执着。 师父宣公上人常说:“出家要先培福积德三年,才能入禅堂打座”。培积福德除了要做外功(道场的琐事再加上早晚课),也要修内德(诵经、持咒等),福德培积到相当程度,才能在禅堂中坐下去。

在万佛城打禅七时,常看到有些出家众因坐不下去,而要求到别处诵经或做事。我们在家众的机缘个个不同,若能静坐下来,须臾间其功德便胜造七级浮屠。因此要想修学佛法,做外功及修内德都是很重要。外功的做法有很多,例如在座有多位,平时都在道场帮忙,另外布施、持戒、禅定、般若、精进、智慧,用六度万行修学。而修内德的方法,也因人而异,例如诵经、持咒…等。至于诵哪部经,与个人的因缘有关;持什么咒,能使你开智慧,也因每人的宿世因缘不同而有所差别。我个人因曾在道场住过多年,所以经验较多些,也是在研究过多部大的经藏后,才发现这是最有效的方法。各位在家居士没有太多的时间、金钱及机会来做培养福德善田之事。所以平时可多诵经、拜佛、持咒来修内德以法布施。

这里有几位同修在修六印时,到相当程度时常有问题出现,因此我在此跟大家分享“楞严咒心”来作为辅助法门。打坐时气机一发动,身上的气血通了,体温就会升高,所以要谨防感冒。夏天坐时,旁边要准备毛巾,流汗后要擦干;冬天坐时,就要保暖以免着凉。尽量勿对着门或窗户以免入风。

禅坐(尤其是心中心法)到相当程度时,身体(色身)会起变化;变化程度因人而异,有层次的,非常敏感,因此要保护身体。禅宗公案中曾提及过,当禅坐入定到某个程度(入三昧)时,是可以穿墙入壁的。因此色身的体质及分子结构都会变化。坐六印时,身体会慢慢变化且很敏感,这样的情形是必然的过程,所以不须害怕。另外是打坐时眼睛最好闭上,若半睁半开容易开发出眼的功能,但太早开眼并不好,还是闭眼较安全。若要刻意训练“开眼”并不难,只要将心意识系在某个地方即可,若心意识尚未成熟就先开眼会很麻烦,当境界来时就会执着,而不容易更上层楼。因此不要求“开眼”;我们要先求“开大智慧”,见性后才是真修实证,否则都是盲修瞎练。虽是盲修瞎练也得要有方法。打坐是最直接的方法,因为无论任何宗派到最后仍得靠“禅宗”来开般若智慧。

大家要多看元音老上师的【佛法修证心要】及【略论明心见性】这两本书。知道我们是在朝这路上走,知道“明心见性”是我们的目标,且修心中心法是“即身成佛”,这成佛并非你的化身佛或报身佛,而是法身佛。需要累劫修才能修成化身佛或报身佛,如释伽牟尼佛。如果能照着这个无上甚深的大法“心中心法”来修,就能“明心见性”,法身佛今生必能成就。

目前我们修的“莲花座”是前修法,“心中心法”要上师灌顶才能修。且要能一次坐满两小时才有益(因连续坐两小时后身心才有变化)。上座除了要调“身”才能坐得住,“心意识”也很重要。所以我们以“持咒”为主,“持咒”是佛力加持,而“结印”则相当于接天线,当频道对了身光影就出现了。因此“手印”很重要。

不同的咒有不同的印及功能,我们现在先持简单的“六字大明咒”,让自己先能坐下去后,再渐渐加长时间直到能坐满两小时后,再修“心中心根本六印”。已经开始坐心中心的人,每天先从一座开始,再渐渐增到早晚各一座,等到一天三座时,我们便可一起打七(打七是一座四小时)。

心中心法的殊胜处是在一座之内必能打开黑七孔,明心见性而开悟,此法在东密已失传了,藏密则需修了二、三十年的阿阇黎才可修。藏密的阶级分得很精密,得等有相法修成后,打破有相才能进入无相。“心中心法”是直接从无相着手,也无仪轨,只要能坐两小时就可修此法。

师父宣公上人曾说过,上座后妄念纷飞时,就得靠“楞严咒”将八识田里累世累劫所积下的种子,快速消除而让其不现形。种子现形时若无法辨别,心会随种子跑,就会着魔或出状况。我曾看过有人着魔,师父用棒子敲头都打不醒,此时得靠“楞严咒”等大法,平时累积帮助消除八识田里的种子。我们修的法是从八识田里修(一般法门是由六、七识修起,要到金刚地八地菩萨时,才能将八识里的种子清干净,否则种子动不了),藉打坐持咒法,像扫把一般将八识田里善恶业的种子都扫掉。因此打坐时,常会冒出很多八识田里的种子,别管它,不要当真,是过去世的种子在现形,不过这些都得等到气机集中走到脑部时,才会有此现象。到时各位若有问题可与我研究。

这么多年以来的经验,我始终对“佛力加持”非常有信心。佛法里不重“说”,一定要实际去做才重要;若没有实修,空讲再多都无意义。我们这里是修法,就是实际带大家进入状况。我鼓励大家发心念十万遍“楞严咒心”,到时大家就会知道它的好处。它并非要等你念到十万遍才有好处,当你开始发心要念时,“八万四千金刚众,行住坐卧每随身”,这些护法都会在你身边,若你不害怕,祂们会让你知道,否则祂们也不会来吓你。但若有事,祂们会给你警示,只要心意念走得正,祂们都会帮你把事事安排好,即使走偏了也会让你知道你走错了。

师父宣公上人曾说,若能在每早念完一遍“楞严咒”后,再念咒心一百零八遍,生生世世的福德就积下来了,更可得七生七世的大富大贵。各位要多念几遍来增加信心,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,不知它的好处而错过,若福德因缘具足,时间也到了,就会真正去学。

我们念的咒心与一般佛经后面的咒心是不同版本,一般人所念的咒由于当年佛经传入中国时只翻经不翻咒(咒因有很多意思不能翻),且古代没有拼音只能找发音相同的字来用,但有些音找不到字来配,发不出来,如此代代相传便失去了很多原始音。我们念的是悉昙古音的版本,它在大正藏上有记载,所以若以后有人怀疑你的“楞严咒”为何与众不同时,你便可说出这个典故。我是因有特别研究,且经佛菩萨佛力加持,特别准许我传这个咒,否则我不敢随便传这个大法。

关于结界的用意,平常如果师父在传法时会需要结界。因为怕有不好的东西来盗法,当在修大法时,若能有个清净坛场,结界坛场成就最快。出家人可如此做,但在家人因不知如何结及何时该结,做错反倒麻烦。因此现阶段我不鼓励大家做这种事,因各位目前仍在学习阶段,要等大家起码念完十万遍“楞严咒心”后,遇有大事情或灾难发生就可“结界”、“持咒”。若想在今生修法有所证得,有好环境,就可做坛、结界、持咒;如此正修会很快成就。经上也说得很清楚,即使不做坛、结界、持咒,只要散心杂念,也会有八万四千金刚众来帮你护持,这点非常重要。

我们念的悉昙音是西元3-10世纪的文字,师父宣公上人在讲“楞严咒”时说过:“观梵字是能使你开智慧的方法之一”,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示。我曾花一百天整的时间把七万多字的“楞严咒”背起来,刚开始时,我曾试过各种方法都记不住,最后是用“观字法”,将字一个一个排下来再观字,很快就背起来了,非常能够摄心。因为当你观字观到一心不乱,睁眼闭眼都是字时,什么智慧都来了(指开眼)。但那要到相当程度,相当的精诚才可。

各位念的咒心看起来比一般咒心长,其实它是在咒心之后加了‘悉殿都曼陀罗跋陀耶裟婆词’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‘佛力加持,让我以上所念的佛咒都能够如佛所教、所行、所成就的一样的成就’。平常你修别的法,念完其他经咒后都可加这句话。但在修咒时较更适合,曼陀罗是坛场的意思,这句话非常重要,通常在剃度时也是念这句。师父曾多次要我剃度,我有此法缘,但都错过了,等到师父圆寂,我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以出家众的身份去修了,只能以在家众的身份。之后又听老上师说佛经上曾提及,末法时期,法是在家人(居士)手上,而非出家人手上;释迦牟尼佛曾从地上抓了一把土在手上,然后问弟子,是手上的土多?还是地上的土多?相同的道理,在这个时代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需要佛法的人多呢?我想在家居士因人数多,需要佛法的人也多;而出家众也是在成就之后来度在家众的。现在出家众要修学成就需很多的时间,而在家居士需要佛法者更多,也更迫切,所以我就以居士身来度在家众,一切随缘度众。有能力的人不需我刻意去找,他们自会来找我。不管是以前在万佛城里的出家众或现在的在家众,经常在遇到问题时都是凑巧碰上,不经意的情况下讲到他们所需要听的重点,而我也没刻意问他们是否有问题。其实那些话并非是我要对他们说的,而是他们自己的因缘由菩萨藉我的口说的。所以若谁有问题来到我面前,我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导祂们,替他们化解。没出家还好,一但出家后所有烦恼障都出现,那是因为用功勇猛的关系。

我告诉各位这些,非是自我宣传。有任何的能力或成就,并不需要让人知道,我只是要让大家有信心。这么多年来的经验都是我自己实际的体验得来的,所以在此鼓励大家对于“楞严咒心”一定要有信心。